服务热线
010-57018965
吴昌硕的绘画,既具有文人画高雅的格调,又掺入了世俗与平民的因素,表现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特征。在吴昌硕的绘画中,经常会看到梅、兰、竹、菊、水仙等传统文人画题材。他以梅、水仙为友,以石为自画像,但却以俗入雅。如牡丹是富贵的象征,市民阶层喜欢设色牡丹这类题材,但画牡丹易入俗流,因此他画牡丹常以水仙或顽石相伴,使两者和谐相生,雅俗相映。
吴昌硕(1844-1927),原名俊,后改名为俊卿,初字昌硕,别号缶庐、苦铁、苍石、破荷亭长等,70岁后又署大聋,浙江湖州安吉人。他是吴派篆刻的创始人,在当时被公认为上海画坛、印坛的领袖,与任伯年、赵之谦、虚谷并称“清末海派四大家”。他创造性地继承了我国诗、书、画、印等艺术的优秀传统,独辟蹊径,将书法的用笔、字体的结构、篆刻的用刀和布局融入写意花鸟画之中,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,成为了引领海派群伦的一代大师。
齐白石评吴昌硕的画说:“放开点机,气势弥盛,横涂竖抹,鬼神莫之测,于是天下当叹服矣!”吴昌硕擅长花类和藤本植物等题材的写意花鸟画,他的写意花鸟画重气尚势,以浑厚豪放为宗,并“直从书法演画法”,以深厚的金石书法功底和诗文修养为铺垫,文气洋溢,大气磅礴,古朴苍茫,自然野逸。本文将带您解读吴昌硕的艺术。
《梅石图》 吴昌硕 作于1926年
老辣的篆书笔法画梅花枝干,笔墨纵横,雄浑有力
作于1919年 藏于沈阳故宫
作于1897年
《葫芦图》 吴昌硕
《牡丹水仙花卉图》 吴昌硕 轴 作于1919年
《岁朝大喜图》 吴昌硕 轴 作于1921年
《诗画图》吴昌硕 立轴 绢本设色
横26.5厘米,纵39.5厘米
扫一扫 加关注
Copyright ©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备案号:京ICP备-19026694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