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 · 艺术 · 家+

010-57018965

中国唐朝就发明了透视画法,比西方早了700多年!

关于透视,现在主流的说法是,在文艺复兴时期(14世纪-16世纪,相当于中国明朝)由建筑师贝鲁奇发明。

后世马萨乔成为第一位将透视应用到绘画的画家,他的《圣三位一体》对西方影响极其深远。

意大利·马萨乔《圣三位一体》

至于中国的透视画法,一般认为是在明代晚期由利玛窦等人传来。

但其实,中国早在唐朝就有了透视法了。

△唐代懿德太子墓壁画(局部)

△唐代懿德太子墓壁画(局部)

我们看唐代懿德太子墓中的壁画,很明显的用了透视的画法。和我们今天的立体透视,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。

唐代懿德太子生卒年是682年-701年,他的墓必然在这一阶段修成,墓道中的壁画也是这一段完成的,这也就是说,中国绘画运用透视法,比西方至少要早了七百多年。

其后众多绘画中,都可见到透视的影子。

宋·张择端《清明上河图》局部

宋·郭忠恕《明皇避暑宫图》局部

明·仇英《园林清课图》局部

当然,很多人印象中的大多数中国画,基本上还是没有怎么运用 透视。

但其实,中国画后面发展到另一个阶段。我们古代用的“焦点透视”极少,但却发明并运用了新的“散点透视画法”。

宋·郭熙《早春图》

所谓散点透视,有人称之为飞鸟透视,至少有平远、高远、深远,平远含平视视角,高远包含仰视视角,深远含鸟瞰视角。

元·黄公望《富春山居图》局部

比如郭熙的《早春图》,黄公望的《富春山居图》,虽有近大远小特征,但是光学成像规律并未严格遵循。这些画中的山,并非完全参照真实,而是画家选取最精粹的部分,根据记忆再进行重组。

是故这些中国画中,画家的目光不断游动,包含了诸多视角,画面中出现了多个消失点。而观画的过程中,我们的目光或者精神,可以像飞鸟一样,从多个角度无限游观。

这也是中国画一贯追求的,我们的山水画的理念,从来都是使人可游可居;花鸟画的理念,从来都是寄情于物。

元·王蒙《青卞隐居图》局部

明·徐渭《墨葡萄图》

文人画成为主流后,笔墨的概念变得无比重要,文人士大夫们追求的是“逸笔草草、不求形似”,写意成了中国画的核心。

但这也不是说,中国画就没有写实。

清代乾隆等统治阶级,喜欢写实的绘画。所以这一时期画家将写实技法与传统绘画相结合,中国画又发展到新的阶段。郎世宁、焦秉贞等人的画一时成了主流。

清·郎世宁《百骏图》

偏偏石涛玩出了新意。张大千说,他把近景画的模糊而虚,将远景画得清楚而实,类似于我们今天相机把焦点对在远处,所以近虚远实。这确实是了不起,既合物理,又有美感。

清·石涛《莲花峰图》

张大千山水

综上:

一、中国画,比西方更早发现并运用了透视画法。

二、中国发明了区别于焦点透视的散点透视画法,画里具有多重视角,空间无限延展,甚至出现了时间的概念,中国山水画变得可游可居。

三、文人画兴起后,中国人追求“逸笔草草、不求形似”,相对于写实,我们更喜欢写意。

宋·米友仁《潇湘奇观图》局部


首页 嘉利资讯 《中国经济年鉴·书画艺术》卷 签约艺术家简介 艺术商城 书画装裱与修复 数据管理中心 艺术品应用 关于嘉利 联系我们
电话:010-57018965
传真:010-57018965
QQ:3270165741
邮箱:jialiwenhuadyh@163.com
地址:北京市通州区小堡北街华强新楼B座一层

扫一扫 加关注

Copyright © 2019 北京嘉利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.备案号:京ICP备-19026694号-1

服务热线

010-57018965

微信服务号